金山律师

金山律师

提供专业优质法律服务

刑事辩护

金山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刑事拘留是否存在

金山律师 发表时间:2025-01-08 11:28:33

从法律角度看,刑事拘留存在滥用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违反法定适用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须同时具备有证据证明被拘留人的行为涉嫌犯罪以及有证据证明被拘留人的行为符合法定七种情形之一。但在实践中,部分办案人员存在只要有犯罪嫌疑就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的现象,忽视了取保候审等其他法定强制措施的适用,导致刑事拘留过多、过滥。例如,对一些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行为人明确且有固定住址,性质较轻微的非现行犯罪案件,完全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直接呈报起诉的方式,却先采取拘留措施。
以刑事拘留作为索要赔偿的手段
在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给当事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案件中,为了促使被害人及时获得赔偿,防止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案发后,公安机关往往先将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再对民事赔偿部分进行调解,这无疑给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施加了压力,增加了被害人索要赔偿的筹码,使刑事拘留成为一种变相的施压工具,偏离了其应有的法律目的。
不属法定情形将刑事拘留时间延长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 30 日。但实践中,一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是流窜作案、多次作案,也不属结伙作案,因其他一些因素的介入,犯罪嫌疑人也被刑拘 30 日后再提请批准逮捕或作撤案等处理。
错误认定案件性质导致拘留
部分案件中,办案机关对案件性质的认定不准确,从而错误地对当事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如安徽某中学女校长在学校仓库清点桌椅,却被以涉嫌非法入侵住宅为由刑事拘留 225 天,而实际上学校仓库不符合 “住宅” 的定义,女校长的行为属于正常履职范畴,不构成犯罪。
超期羁押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刑事拘留和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但在实践中,超期羁押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侦查机关在拘留期限届满后,未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或变更强制措施,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这种超期羁押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对刑事拘留权的一种滥用,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更多阅读